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首页 信息目录 全部商家 帮助中心 犹太影视   犹太论坛
犹太信息 犹太历史 犹太名人 犹太商业 犹太教 犹太评论 圣经 犹太智慧 犹太科技 中东问题 以色列
  热门商家搜索:电脑 笔记本 二手车 房产 招聘 手机 MP3 数码相机 交友
   犹太人受迫害的宗教因素       
犹太人受迫害的宗教因素
[ 作者:俞力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1    责任编辑:admin ]
年来犹太人问题受到关注的客观原因

  近年来,有关犹太人的消息不断传来,诸如黄金事件,存款事件,不动产事件、艺术品事件,以及若干教会当局正式向犹太人表示道歉等等。许多亚洲人对这一系列事件颇感费解,甚至觉得厌烦。实际上,犹太人的处境与中国境外的华人极其相近,其间唯一不同的是,犹太人对其权益一贯不懈地据理力争,对居住地的任何排外行为都能凭直觉预料,下一个打击对象将会轮到自己;至于华人,在这两方面都一向显得较无力与迟钝。
  有关犹太人于二战期间与战后所受到的不合理待遇,之所以在近十年受到与日俱增的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欧美社会战后出生的一代多已成长。这批“新生代”在不受历史包袱束缚的情况下,多能较客观地对待历史问题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有鉴于此,十年来诸如犹太人受迫害的宗教、文化原因,纳粹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区别,犹太人受迫害时各国政府与各教会的漠然态度,战后大多国家对犹太人的赔偿问题与财产归还问题所继续表现的漠然态度和不合作态度等等,先后成为欧美社会的热门话题。目前该讨论的广泛性,几乎涉及所有欧洲国家,问题的根源也追溯到两千年前的耶稣时代。
  就欧洲社会的激烈反应看来,目前这场讨论就像是一度受到冷战干预而草草结束的纽伦堡大审的延续。不难预料,今后每一个国家都要轮流坐在被告席上受到严格的审查,同时且不论这些国家今后对绝大多数已作古的受害者提出的“补救措施”究竟有何实际意义,笔者深信,这场广泛的讨论起码可对杜绝今后的种族歧视与狭隘的民族主义产生深刻的影响。至于亚洲人方面,只要考虑到日本对战争罪责与赔偿的态度,以及当前许多地区华人的困境,似乎也可以意识到,即便本人受到西方的影响不愿意与犹太人“为伍”,但这场方兴未艾的讨论却颇值得华人借鉴。由于整个讨论涉及的问题极为广泛,以下首先就从基督宗教与犹太教的关系谈起。

  犹太教与基督宗教的争执

  基督宗教的前身原为犹太人的民族宗教,即犹太教。在犹太人看来,《圣经》只有一部(即基督徒所称的《旧约》),其内容主要涉及犹太人的历史,上帝与犹太人之间的故事与约定;《圣经》里即便载有上帝对犹太人加以严厉惩罚的许多叙述,但是上帝对这批“上帝的选民”也处处表现出无限的关怀与爱心,因此犹太人深信,只要信奉上帝,遵行教义,犹太人终会有复国和获得拯救的一天。
  不难理解,坚信唯有上帝具有神性的犹太人,是不会承认他们眼下的一个犹太人传教士,即耶稣具有任何神性;也不会承认自己的《圣经》为《旧约》,或承认耶稣死后由基督徒编写的一本经书为《新约》;更不会接受《新约》里的大量反犹太人的内容。
  耶稣时代,罗马帝国不断扩张,受其暴政所奴役的各个群体也日众。此时,一个宣扬平等、博爱,信奉一神教的宗教成为受迫害诸群体促进团结的客观需要。于是乎,由非犹太人构成为主体的基督徒便陆续依据《旧约》的一些情节,传说中的耶稣事迹、语录,并结合不同时代的具体需要,编写了所谓的《新约》。
  就《新约》中有关犹太人的内容而言,尽管四篇《福音》的叙述多有互相矛盾之处,但大体上,均着重强调“由于犹太人背叛、出卖了耶稣,使得耶稣惨遭酷刑而死,因此犹太人的后代必会受到血的报应”。
  从史学的角度观之,至今没有发现任何与耶稣同时代的文字资料可证明《新约》所述的耶稣受难事迹是否属实;耶稣逝世后的史料对耶稣本人的记载也仅限于只言片语;至于究竟耶稣是否曾为犹太人出卖,更是无据可考。然而尽管如此,这部为广大基督徒深信不疑的经书,却自四世纪基督宗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给犹太人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据考证,历代天主教教宗从四世纪到启蒙时代,几无例外的带有浓厚的反犹太人思想。另外,自四世纪到六百万犹太人遭德国纳粹政权杀害之间,历代受残害的犹太人人数也同样达到六百万之多。
  十六世纪,新教随着宗教改革产生,但是传统的反犹太情绪并没有使这一场大运动改变犹太人的厄运。以新教运动的先驱马丁路德为例,他对排斥犹太人所提出的主张便足够骇人听闻(如焚烧犹太教堂,捣毁犹太人住房,没收犹太经书,向其投掷猪秽,不保证犹太人的人身安全...)。因此许多学者作出结论,纳粹政权的暴行其实并没有任何“新意”。
  十九世纪,德国的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从黑格尔、尼采到哥德)也几无例外地带有浓厚反犹情绪,与传统的反犹思想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此时的反犹理论与殖民主义所延伸的种族主义相结合,一方面把有色人种视为“低等人”;另一方面又把日耳曼人提高到神秘的“超人”程度。到了希特勒时代,这种把日耳曼人与神等同起来的意识形态不仅赢得了多数的选票,同时也发展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国教。

  二战期间基督宗教教会的沉默态度

  1933年7月20日,梵蒂冈教廷与德国签订了一项《帝国协议》。德国政府一方作出承诺,将维护德国天主教会在德国的地位与利益;教廷一方则承诺,对德国政府的政策表示沉默。该协议签订后,希特勒并没遵守诺言,非但天主教政党遭政府解散,天主教官员遭解职,教会学校、教会社团勒令停止活动,许多神父甚至受到逮捕。
  1938年,教宗皮吾斯十一世终于打破沉默,公开发表了“反犹太主义是个基督徒既不能苟同又必须排斥的运动...就宗教意义而言,我等均是犹太人”的著名评论。皮吾斯十一世于1939年2月10日逝世,教宗职位则由颇受争议的皮吾斯十二世接任。
  皮吾斯十二世在位的头几年,排犹活动不断激化。数百万犹太人不但财产尽失,甚至惨遭毒害。此期间,无论是天主教会或新教教会,均只对纳粹政权迫害教徒与迫害已皈依基督宗教的犹太人提出了抗议,至于对绝大多数受迫害的犹太人则三缄其口。同期间,固然也有个别教徒、教士对受迫害的犹太人伸出援手,但其动机多出于朴素的慈悲心,而非教会的号召。严格说来,直到1944年(较早的有1943年德国乌腾堡新教主教的抗议)各大教会方开始表态,并逐步以实际的交涉行动劝吁匈牙利、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当局即刻中止迫害犹太人的行为。

  二战结束后基督宗教与犹太人的关系

  战后,天主教与基督教教会固然对犹太人的遭遇表示深切同情,但却仍旧坚持要求犹太人皈依基督宗教。该立场迟至1965年的梵蒂冈会议与1980年的新教教会代表会议才正式放弃。
  近年来,时有人把新教与天主教于二战期间的不同反应加以比较,并试图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实际上,即便卡尔文派新教教徒积极参与拯救犹太人活动的人数较多,只要考虑到犹太人受害者的庞大人数与两大教派的官方立场,便可知道这种评比是件毫无意义的事。值得顺便一提的倒是波兰天主教的独特情况。波兰教会尽管也随后受到纳粹占领当局的严重迫害,但对参与排犹的活动却始终是不遗余力。战争结束后,波兰境内甚至于1946年还发生过排犹风潮。1997年波兰某主教的公开反犹立场也一度引起极大风波,而同年教廷与法国主教却先后为了二战期间的沉默态度,正式向犹太人致以歉意。
  根据去年三月的消息,若干学者发现了彼吾斯十一世逝世前不久拟议发表的《教廷通告》草稿。草稿中着重对纳粹政权的排犹与灭犹政策提出了谴责。耐人寻味的是,教廷当局数十年来拒绝将该文件公布于众,因此引起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教廷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不愿引起批判皮吾斯十二世的后果。如今,年轻一代的教徒不只是对这段历史表示极大兴趣,同时也认为有了解真相的权利,因此不难预料,今后的有关讨论无论在广度与深度方面均会继续扩展。(完)
  • 上一篇文章: 德国人的烦恼

  • 下一篇文章: 希特勒缘何杀害犹太人
  •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版权所有:犹太网 2004-2008 www.jewcn.com, 网络实名:犹太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声明  加盟合作  联系我们
    Powered by Jewcn